屈指一算,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到仙湖休闲农场了。

第一次到仙湖,印象最深刻的是它那因其独特地势而会在清晨、黄昏和雨后出现的,美丽的云海。犹记当年的文章里,我的引言用的就是「仙湖没有湖」,文章全在形容绿油油的大草原、树荫下的咖啡吧、无边无际的山泉池等,农场的风景和设备有多好。


现在回想,真觉得当时的自己很肤浅,因为仙湖的美,绝对不是这些你可以用眼睛欣赏的美,而是那一些说不出却很动心的体会。

第二次到仙湖,是美食之旅。山顶上的野菜餐馆,食材全来自他们的自家菜园和当地农家,从土地到桌上,食物哩程绝对不超过 30 分钟,其鲜美程度可想而知。野菜涮涮锅、野菜天妇罗、月桃叶炖肉…那一次的旅行记忆全写在了舌尖上。


那次来见到很可爱的猪宝宝,这次来已经长得比我胖了,可爱是可爱,但我绝对不会再去逗它追我了(逃~)。

第三次到仙湖,我喜欢上的是生活在农场里的人儿们。喜欢看长得很「农夫」的吴爸爸吴森富每天骑着老旧的Motor穿梭在农场和果园间,喜欢听吴妈妈洪玉茹在招手打招呼后亲切地问那一句「阿你呷饱未?」,更喜欢跟他们的二代,即年纪跟我相仿的吴侃强和丁敬纯这对很有意思的小夫妻聊天。
我记忆里的侃强是很害羞的,总爱躲在咖啡吧台后研究咖啡,敬纯则是那种看起来很阿沙里的女孩,但认识久了以后,就会发现他们根本表里不一(笑)。敬纯,看起来很大剌剌的她,其实很细心,总会 take care 很多小细节。农场里的手绘菜单,房间里的手写卡片全是出自她手笔。那些手写的温度里,承载了她说不出口的心意。
第四次到仙湖,我以为我对它已经很熟悉,岂知又是一连串的惊喜。

点了一杯香浓的桂奶啡,我坐在吧台旁,听侃强说了一个有关经营农场的故事,一个由水果开始说起的故事…
不知道你知不知道,荔枝的古名叫离枝?
原因是它一离开荔枝树,色香味就开始变质,即使送到市场售卖只要 24 小时,但那滋味早已不如刚採下的甜美,所以品尝荔枝最好的方法,就是到荔枝园去现採现吃。
你又知不知道龙眼,比桂圆更古早的名字叫益智?
原来经古法长时间烘培后,龙眼果肉里的蔗糖被转换成了人体更容易吸收的葡萄糖,因此有着帮助睡眠、增强记忆等多种益处,益智一名,由此而来。
说完水果的故事,侃强又说了一个「放伴」的故事。话说当年吴家祖先由月津港迁移到台南县时,因为怕山里的土匪,就跟当时一样是由外地来的侨民们一起结伴上山、一起开荒、一起耕田、一起修屋顶、一起准备婚嫁事宜。这一些一起,就是当地独有的「放伴」(福建话 Bang Bua)文化。
「现在大家不种稻了,年轻人全出城去了,除了婚嫁,我们很少放伴了。」

他的语气里尽是惋惜,但也正因为觉得可惜,他有了动力。他设计了为传达放伴文化的「放伴笔记本」 DIY,也跟一位设计师一起设计了一间名为「见山」的民宿,用年轻人的方法来传达当地的传统文化。
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侃强分享那么多他对经营农场的坚持和想法。我这才发现,原来害羞的他,背后还有一个那么爱自己的土地和文化,而且一直在为自己的信仰付出努力的他。这一次,烙印在我心里的,是热血。

旅行,总有一些地方,是你百去不厌的,对我而言,这个地方,就是仙湖休闲农场。第四次,我相信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次,期待,下一次的相遇,下一次的惊喜。
地址:台南县东山乡南势里贺老寮一邻 6-2 号
电话:06-6863635
网站:http://www.senwho.com/
写后语
这是我在 2016 就是爱台湾休闲农场媒体团里交出的第一篇文章,也是我在比赛里写得最用心的一篇,成绩没有很好,所以这一篇是大修大改以后才 PO 的。那一天写了2小时,今天又改了2小时,却发现我是怎么改都不会满意的了,因为回忆实在太美丽,所以,那就这样吧~
送上那一天那一场同样是写仙湖的得奖文章:
第一名: 那山、那人、那狗 |尚游杂志 梁国忠
第四名: 仙湖-为山林写志的休闲农场|探世界杂志 刘敏军
第五名: 遨游仙湖 自在自然|风采杂志 郑智良
Special Thanks to